“人人讲安全,个个会应急”这一主题已连续四年被作为全国安全生产月的核心内容。具体时间如下:
1、2022年:首次提出该主题,强调安全文化的普及和应急能力的提升。
2、2023年:延续该主题,并进一步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和社会共治体系建设。
3、2024年:主题细化为“人人讲安全, 个个会应急—畅通生命通道”,聚焦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隐患排查。
4、2025年:主题升级为“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—查找身边安全隐患”,要求全员参与隐患排查,并明确12350为隐患举报电话。
“人人讲安全”的必要性:确保生产安全并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,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。只有当每个人都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,并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,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。例如,在施工现场,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、反光背心,手套等防护用具,特别是在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,机械设备作业时,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,都是“人人讲安全”的具体体现。如果每个人都能时时刻刻保持安全意识,全国范围内因个人疏忽导致的安全事故数量将显著减少。
“个个会应急”的紧迫性:意外事故难以完全杜绝,因此当事故发生时,人们具备应急处置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。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公共场所,掌握基本的应急技能,如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技巧、心肺复苏术等,都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。例如,在火灾发生时,若面临火势威胁,应迅速披上浸湿的衣物或被褥,朝安全出口方向快速撤离。在穿越浓烟逃生时,尽量让身体贴近地面,并务必使用湿毛巾覆盖口鼻以过滤烟雾。例如,土方开挖时,遇到地下管线破裂时,应立即关闭管道阀门,停止开挖,及时加固、修复或更换破裂管线。如果更多人掌握这些应急技能,便能在事故初期采取有效措施,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害。
“查找身边安全隐患”的现实意义:诸多事故往往源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,例如设备老化、电线损坏等,这些小问题极有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安全隐患。进一步而言,例如在搭建脚手架的过程中,由于其技术要求高且安全标准严格,若不遵循既定规范,草率行事,则极易引发重大事故。通过鼓励员工主动识别并上报周围的安全隐患,我们能够在问题初现端倪时即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。此外,若能激发全体员工参与安全问题的排查,便能构建起一个全员参与的安全防护网络,即便在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下,亦能确保无安全漏洞被忽视。
“人人讲安全,个个会应急 —— 查找身边安全隐患”这一主题的延续,紧密结合了当前我国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,强调了全民参与在安全生产中的核心地位,体现了安全生产工作对全民参与、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持续强调,旨在通过长期机制建设减少事故发生。